6个国家与新冠的共存之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疫苗没能抵抗奥密克戎感染大量人,但的确起到了保护效果。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今年 11 月复盘新冠大流行时说,疫苗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病死率 [7]。
现在已经有大量数据证明,青壮年感染奥密克戎后大多不会出现重症,死亡集中在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。一项针对中国香港今年奥密克戎流行(1 月 6 日至 3 月 21 日)的研究发现,6000 死亡病例中 96% 年龄大于 60 岁,70% 未接种疫苗 [8]。
类似的,今年 9 月,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在《柳叶刀》发表关于老年人接种疫苗与新冠死亡的研究显示,上海疫情暴发期间,90% 以上新冠相关死亡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[9]。
放开封控后,医疗体系会承受巨大压力,需要准备的不只是病床
韩国在 2015 年经历了一种更致命的冠状病毒——中东呼吸综合症(MERS)的暴发。吸取教训的韩国政府和民众维持了近两年的严格封控,比新加坡、澳大利亚更晚推出开放计划。
疫苗接种率超过 75% 后,韩国在去年 11 月准备开放,也相对谨慎:到 2 月前,咖啡店、餐厅等商业设施还只能营业到晚上 10 点,一桌不得超过 6 人,进店要查疫苗接种凭证,外出必须戴口罩等。
2 月,奥密克戎爆发时,韩国卫生部有了一套应对方案:
继续接种疫苗(到 2022 年 1 月底,超过 85% 民众完全接种疫苗);
政府统一调度、分配病床资源,划拨近 3000 家医疗机构为感染者提供诊疗服务,其他医院救治别的病患,减少感染风险;
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后确诊,以居家隔离为主,避免挤兑医疗资源;
20% 的医疗机构专门负责 60 岁以上老人和 50 岁以上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,每天两次监测,如果病情恶化就转送定点医院的负压病房。
韩国卫生部称,这套方案可以应对每天新增 21.7 万个确诊病例——相当于每天感染 0.4% 的人口。
但感染速度超过了韩国卫生部的预期,一度每天新增 60 万确诊病例、每天感染 1.2% 的韩国人。
因为前两年应对得当,新冠病毒造成的伤亡更少,彭博社对韩国很有信心,还把它当成防范新冠病毒的先进表率,撰文《一个国家每天新增 60 万病例,但依然战胜了新冠》 [10]。
就在同一天,韩国最大的新闻机构《中央日报》发布疫情简报说,“我们看不到隧道尽头有任何光亮。” 这时,首尔各大医院太平间已经没有多余的存放尸体的冰柜。殡仪馆延长了营业时间、棺材供不应求,火葬场超负荷运转 [11]。
暴涨的感染浪潮将韩国的医疗体系逼到极限,率先撑不住的是新冠检测确诊系统。到 3 月 14 日,韩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一个星期保持在 30 万以上,政府放宽新冠确诊标准,不再要求核酸,改为抗原阳性、医生确认后就确诊,开始居家隔离,再根据症状拿药。用于缓解咳嗽和退烧的药一度短缺。
然后是指定的救助病床和医护人员不够用了。韩国卫生部门不再奢望优先保障老弱患者,要求医院尽可能腾出来病床救治重症患者:有基础疾病感染了新冠的患者、在医院感染新冠的患者,只要症状不严重,优先转移到普通病房,等发生重症再救治。
韩国军队派出数百名军医参与救援。医院把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后居家隔离时间缩短到 5 天,药剂师隔离时间压缩到 3 天。而按照韩国政府规定,居民确诊新冠后,需要在家隔离 7 天。当医护人员不够的时候,只能冒着院内感染的风险。
大面积的感染推高韩国的死亡人数。根据韩国政府统计数据,今年 3 月,韩国新冠死亡 8000 多人,跟它前两年新冠死亡人数相当。由于政府调用大量医疗资源应对新冠,也影响了其他病人的救治。根据《经济学人》估算,今年 3 月,韩国超额死亡 1.3 万人。